一通泥灸养生十八讲
图为邱天道研究员在自己身上做的热敷泥灸,“开示”给同修的“泥灸相”对没有医学基础的同修,如何做到健康长寿?“泥灸”方便法门,给了你我最好的诠释!
讲前 世界在变,一通真好永不变
各位同修,这个世界真的变化太快了,前两年发明泥灸时想在“百度”搜集点文献资料都找不到,到工商局注册个“泥灸”公司都不给登记,原因是没有这个“单词”。如今不管是大洋彼岸、还是祖国大地到处都有“泥灸店”、“泥灸养生馆”、“泥灸养生会所”之类的店铺,而且得知泥灸人怀博爱之心,承古创新,用泥灸法让更多倍受病魔折磨的患者受益之时,我欣喜如狂......。
“一阴一阳之谓道”,泥灸疗法在推广的过程中,同样蒙受着阴霾之气的侵袭、污染。泥灸养生一书的再次推出,亦为归本正源,是规律,是天佑人助。
慢慢的,我发现!“百度”上竟然出现了很多“泥灸”产品,五花八门,更有甚者说蜡疗就是泥灸。好无奈啊!
更可悲的是在我们拯救失落的灸法刚刚做出了让国人喜欢的“泥灸”新技术时,某些所谓的“蜡疗高手”就跳出来讥讽了,说什么“泥灸”天天在模仿之类的鬼话;请问?在我创立“泥灸”这个名号前,你在“百度”能点击出“泥灸”这个词吗?我们知道某些国人有这种“毛病”,两年前就先成立了中国泥灸集团有限公司,赶快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泥灸商标,还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泥灸发明专利,同时我们还写了一本泥灸专著,书中把“泥灸”的涵义写的清清楚楚;为何这位“鲁”人还在造“口业”、睁眼说瞎话呢?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在我国大飞机项目上说的一段话非常感人,温总理说研制大型飞机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飞机。让中国的大飞机飞上蓝天,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全国人民的意志。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成功,实现几代人的梦想。这不仅是航空工业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飞机研制会带动一批重大领域科技水平提升,将使中国整个客机制造业向更高领域迈进。然而欧洲的“空客”、美国的“波音”并没有说“中国大飞机在模仿”,而是佩服中国人伟大,这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记,灸法技术的进步、泥灸技术的创新,本身就是人类智慧进步的表现。“鲁”兄啊,现在都21世纪了;谦虚点吧,“见贤思齐”吗,向我学习吧,别不好意思;因为我的座右铭是“做,就做好”!恳求“鲁”兄赶快“觉悟”吧!人们不是常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拜托你别再造“口业”了、别再睁眼说瞎话了;劝你好好地把蜡疗做精做好,让更多的人去使用,让更多的人拔除痛苦,为更多的人带来快乐。你想过没有?你的功德多大啊!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们的言行能合天道,能够在行为上符合天道的善恶、正邪的标准,退出邪恶的阵营,那么就是被天地所承认的好人,就可得到天助人助。
灸法是种植在中国人骨髓深处的花朵,曾骄傲地盛开过,曾无私地滋养过中国人的身心土壤。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到了21世纪,正面临绝境,一些医院的针灸科也是有针无灸。起源于中国的灸疗,却在日本、韩国绵延生息,日本的北海道一直有“不灸足三里勿做旅人”的说法;韩剧《大长今》中对艾灸也有具体的描述,韩国人甚至认为艾灸是他们发明的。在当代吃着“麦当劳”长大的新一代中,甚至连灸法的名称都没听说过。 所以,在当今这个时代中,拯救失落的灸法很有必要,并且已迫在眉睫,不容再拖延了。我们呼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不管您是一名针灸大夫也好,还是一名普通的群众也好;或者是一名民间“蜡疗高手”,还是一名蜡疗运营商,都有必要投入到拯救失落的灸法行列中来。拯救失落的灸法,不仅意味着“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在端午节的复兴;不仅意味着用灸法来帮助自身或亲人;更意味着养成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的习惯,从而让生命获得优化,让健康长寿不再是一个梦想。
让我们遗憾的是不少医学瑰宝遗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其中不少秘而不宣的上古秘术以其神秘方式传承至今,在那些有悟性的医学研究者手中融会贯通,继承与革新之后,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回头细想起来,其实我的周围,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只不过是自己已向那位“鲁”兄一样落伍了(此落伍非彼落伍),忘了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在变 。
《易经》实为三易,即“简易”,“变易”,“不易”。
所谓简易,即六十四卦为宇宙万物万千现象的简化描述,精要地阐述了宇宙万物变化的法则。令人惊奇的是,易经将万物的变化简化为“阳爻(—)”和“阴爻(--)”之间的变化,和计算机中使用0、1来表示各种变化的方法暗合。
所谓变易,指六十四卦本身代表六十四种现象和过程,而六十四卦之间又可以相互变化,体现了万物不断变迁的内在规律。
所谓不易,指六十四卦所体现出的规律是象山川日月一样,总有恒定轨迹可寻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从古到今数千年的岁月里,共享《易经》的智慧。
世界在变, 一通真好永不变,符合《易经》的“不易”,因为规律往往“不易”。
说真的大家都知道泥灸在养生界目前“很火”,但是经过我的了解,现在还有大部分人不知道“泥”为什么能养生疗疾?更有甚者说泥灸拔出来的东西(晶体)越多疗效就越好;前一段时间,还有一位四十多岁从深圳来的女士找上门来说:“邱大夫,我没病,来您这儿就是想请您帮我看看,我买了南方一家也叫“泥灸”的产品想开个店,他说它们的“泥灸”能拔出“丝”来,我试用了一次,拔出来好多丝,但我确实没病,后来在“百度”才知道您是泥灸发明人,所以想请您帮帮我,这“丝”到底是咋回事?”望着她手中的“泥灸”和装在瓶里的“丝”,我一阵无语,赶紧给她解释,这“丝”不是体内的病理产物,不要盲目相信这“丝”,没病的很可能把疾病“招来”,有病的甚至还可能延误病情。
有缘借着这本书说说我发明的“泥灸”吧,2009年我发明了一种热敷泥灸,属养生范畴。热敷泥灸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报了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号200910085607.3。热敷泥灸是将矿物质火山能量泥、膏药基质和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效方巧妙结合,敷于病灶部位。天然岩矿火山能量泥的热辐射作用、天然中草药的特殊穿透力以及膏药基质的远红外透皮吸收三效合一,使药力直达腠理,开启经脉络脉之外门,给贼邪以出路,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有泥和灸结合治疗疾病的论述和记载。热敷泥灸简单易行,舒适安全,适合家庭操作,坚持常年施灸,可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那我们赶快转入正题,首先和大家说说泥灸使用时为什么我特别强调一定要“得气”,再回答大家使用泥灸出现晶体是不是“得气”现象?
众所周知,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得气与疗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关于得气,古人说“得气”又可称为气至,又称针感或针刺感应, 并引《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为证。具体的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施术者针刺时手下的感觉,经典的说法如《标幽赋》所言:“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医学入门》:“如针下沉紧胀满者为气已至”“若患者觉痛者为实,觉酸者为虚,如针下轻浮虚滑者,气犹未至。”二是指受针刺者的感觉和反应,如酸、麻、胀、重、触电、热、凉、烧灼、虫行蚁走感等。我常常对泥灸使用者们说:泥灸使用时一定要“得气”,也就是说患者在使用泥灸后局部会感受到热胀或烧灼及少许疼痛的一种混合感觉,有些人形容为百“感”交集。有时,这种交集的得气感还可循经脉的路线传导、扩散,发病的部位微微汗出,此时看见有少许晶体(这是“虚证”患者的一种表现),“实证”(寒气重的患者)患者使用泥灸时,务必在灸泥的上面加上强力泥灸能量热袋,此时局部出汗就比较多,可看见大量的晶体,这在泥灸临床上称“得气”。所谓“气至效至,气不至效不至”,在泥灸使用后出现晶体(局部温度必须令“汗出”,晶体才出现,寒湿毒等邪气才能随汗排出)是好现象,也是衡量疗效的标准之一。虽然是我发明的泥灸技术,由于不能亲自传授这项专利技术,但为了方便大家使用好泥灸,让泥灸有更好的疗效;所以专门用“晶体”做为衡量疗效的标准。讲到此大家肯定说这种“得气相”你邱天道可谓用心良苦啊,我只能说这算是“方便法门”吧(比如修学佛法总要找方便的法子,所有方便法门当中要找到一个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最直捷、最圆满、最快速的法门,无过于信愿专持名号,念佛求生净土)。说白了主要是为那些不懂“灸法得气”的人而特别设立的泥灸“得气相”,大家到养生馆或在自己家里做泥灸,不管你过去懂不懂灸法,只要做泥灸的部位出现晶体就有效果了(必须病灶部位温度够了),专业术语就是“得气”了,病灶处的“邪气”比如酸麻胀痛就会有立竿见影之效。此外,有经验的泥灸养生调理师都知道,如果做泥灸时患者局部毫无感觉,或只有热的感觉,但不出汗(热度不够),那么治疗的效果一定比有出现晶体的患者逊色;究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没有“得气”(热度不够没有出汗),此时可在患者使用的泥灸上加能量热袋或热水袋;《医宗金鉴》认为“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刺激量,表热里不热,则疗效欠佳。二是个体不敏感,这与个人体质有关。泥灸使用后有部分人会有灸后余感———即躯干、肢体仍有一种酸重的感觉或没劲(气虚的感觉);这是正常现象,稍后可自行消失,也可通过活动肢体或喝点白开水、小米粥之类增加能量而消除。总之,得气是泥灸操作中的一种技巧,所谓“泥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泥灸只要得气则疗效一定好,而不必单单追求晶体的多少。至于那“丝”的泥灸我就不好说了!
有时候,真是困扰啊!
最愚蠢的事情就是盲目相信。
接下去我和大家再聊聊泥灸的主要成分“火山能量泥”,这种泥形成于上亿年的火山灰沉积岩,深埋地下,四周环绕强力磁场,蕴藏巨大的磁能量。负离子含量高,保持自然原生态,含有三十多种丰富的矿物元素和多种生物活效应的稀土元素;火山矿物泥孔隙率大、吸附好,酸碱度与人体皮肤相近;具有调解体液平衡、促进肌肤功能和神经功能以及调节细胞膜的渗透性、提高免疫力与解毒作用;导热低,散热慢,保温好,收敛好,全天然,绝无污染,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安全。大家说说,这么好的泥还不能养生疗疾吗。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件事,一通泥灸技术推广中心卢梅主任问过我多次,说现在很多人总觉得虚,经常感冒,一有病就想补,该怎么回答?
这个问题是涉及人该怎么补、如何补的问题。其实,我们懂得了养生道理后,我们就会知道,治任何病都应该先泄后补。“泄”不是开泄,而是“通”的意思,经脉没有通畅,吃任何东西都补不进去。所以不要整天想着吃山珍海味去补,还不如先出去跑跑步,或者是做做一通泥灸,让气血都流动起来,使我们的经脉都通畅了,回来吃什么都补。记得卢梅主任还问我有没有提高免疫力的秘方?能不能告诉我?能不能熬成“一通泥灸”?使用使用免疫力就提高了?当时好像时间不允许没有给她说,只给她开了个玩笑,我说卢梅你真“贪”,好歹我是个“发心菩萨”,有求必应。在这里就公开个“秘方” 吧!
卢梅你可要背会啊,如果再遇到有人问你有没有提高免疫力和防止各种慢性病的“秘方”时,你就给他用古代的“太乙真人熏脐法”,不妨一试:用乳香、没药、附子、肉桂各等分,再加上小茴香和公丁香,把这些香喷喷的中草药研成细末,放入瓷瓶中密封,用时将药末填入肚脐中,然后,盖上生姜一块,用艾条熏灼,当出现印堂发热,下达涌泉,四肢微汗为止。这样每周一次,连续九周,绝对能提高免疫力,对治疗各种慢性病都有一定的作用。话说回来了,你的一通泥灸(肚脐灸)就是用此方加减化裁熬制出来的,专门用于提高免疫力和防止各种慢性病的,你为何不给大家用呢?
记得一通泥灸技术推广中心海滨总监也给我提了一个问题,问我有些颈椎病的患者做了一通泥灸效果很好,可有的身体很虚的颈椎病患者用了一通泥灸效果不好,也就是说做了泥灸之后,第二天更加疼痛了。海滨总是这样回答:“这是典型的“气冲病灶”的现象,此乃邪气盛正气较弱,不能战胜邪气所致,不久即可减轻,是病情好转的正常反应,请勿惊慌。”
我给海滨说: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被颈椎病所困扰,这与很多人的不良习惯有关,例如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医院里的大夫一般都采用按摩解决这个问题。但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就是我国的中医认为,虚证不按摩。那么什么是虚证不按摩呢?就是说按摩完了之后,第二天更加疼痛了,这就是虚证。如果人的阳气太虚,比如膀胱经气虚的话,那么椎间隙之间就会有压迫,这种压迫日积月累,就会造成椎间的骨刺一类的病。那么像这种虚证怎么去治疗呢?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位专家曾经说过,最好的方法还是应该吃药,吃对了药把阳气、元气恢复好了以后,元气慢慢会把椎间隙中间那个像气球一样的东西给顶起来,这样它自然就能够复原了。我很赞同这位专家的说法。
海滨对这位专家的解释似乎不太满意,他说:这些人不喜欢吃药,就想做泥灸,或者有没有简单的什么好方法进行锻炼,颈椎病就慢慢好了呢?
我说有!谁让我是“发心菩萨”呢,有求必应吗!
我说:“你就让他们学中国古代的龟息法吧”。要想了解龟息法,可以让他在家里养一只小乌龟,平常仔细观察乌龟是怎样活动它们的脖子,然后进行模仿。
这里我们还是细说说乌龟吧!
古籍中关于“龟寿”的记述,俯拾皆是。民间传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虽然不免夸大其词,但是,乌龟寿臻200岁者,却屡见不鲜。
那么,乌龟何以会长寿?乌龟的长寿对人类又有何启示 ?
我查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关于乌龟的长寿原因,概括起来有四句话:静为纲,素为常;秉赋好,抗力强。
1.静为纲:乌龟个性喜静,行动缓慢,活动甚少.故新陈代谢慢,能量消耗少,有位学者说:“人和动物说年下来能量就是一个恒数,活动越多,能量消耗越快,寿命就越短;反之亦反”。正是由于其新陈代谢缓慢,它几乎没有心脑血管病,这是它长寿的一大诀窍.此外,它食性广,不挑食,能长时间的耐饥、耐渴、耐旱,并减慢新陈代谢,以减少能量消耗.还有,乌龟特殊的“龟息”呼吸方式,是太极拳和气功中入静的一种特殊方法。
2.素为常:乌龟素食为主,偶尔食荤,如印度洋岛屿上的象龟,食海藻、苔藓、仙人掌和野果,偶食狮螺和小虾,可活300-400岁;海龟素食,寿臻100-200岁,可能是素食避免了酸性提质带来的种种危害。
3.秉赋好:生物的寿命由遗传的生物钟决定,它限定了细胞分裂繁殖的代数,决定了其寿命的长短,人体细胞可繁殖50多代,寿命应到120-150岁.乌龟细胞可分裂繁殖130多代,寿明应到300多岁;此外,它体内大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有效地消除自由基,从而防止动脉硬化和癌症的发生。
4.抗力强:乌龟体内有一种独特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极强的抗病、抗癌作用;乌龟从来不得癌症,给他移植上繁殖力极强的癌细胞,也能安然无恙。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乌龟是自然界的长寿动物,乌龟背圆,底板方,正好符合古人认为的宇宙天圆地方的形象,所以乌龟在古代被视为灵物。过去大户人家建房子,房子的几根大柱子底下一般都要压乌龟,因为古代人建房子都是长远计,希望房子能够世世代代地传下去。而这些被常年压在柱子底下的乌龟,很多常年不吃不喝仍然得以存活,这是什么原因?这跟乌龟的特殊呼吸法有关。我们可以向乌龟学习养生,乌龟的脖子经常是一伸一出、上下左右地转动,人也经常这样做就能锻炼颈椎,就能养生,关键是要坚持。
据说,这个世界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爱的法则”,因为爱比任何事物都长久,也是最强大的力量。自从卢梅和海滨推广一通泥灸后,它们常抱着“老婆婆之心”与同修分享泥灸给患者带来的快乐;它们又好像是一个孩子发现了好吃的东西急急报告出来的景象,可谓拳拳赤子之心。卢梅和海滨的心中充盈着爱,所以它们将会是世界上最快乐、最有力量的人……。
泥灸因爱更精彩!
“爱”让我们每一天都活在喜悦与快乐中、活在宽容与谅解中、活在自由与平等中、活在助人的无私中、活在受助的感恩中……。
接着我还的唠叨唠叨,有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不得不说,就是现在人只要一不舒服就会找药吃,忘记了是药三分毒,加上广告的作用,人们动不动就大把大把地吃药,而忽视了人体的自愈能力,造成了许多药源性疾病。在人体健康方面,为何就不能提前预防、防微杜渐呢?要知道,用再好的消防车救火也不如家里不失火呀!
道家养生用灯油打过一个比喻:人身所藏之精,譬如油;人身之气,譬如火;其光亮,譬如神。油量足则火盛,火盛则亮度大;反之,则油干火熄而光灭。所以,人身精满则气旺,气旺则神全。如果贪欲不止,则精竭气散而神亡。
佛经里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清晨,沐浴后的释迦牟尼对着自己的石像鞠躬敬拜。旁边的弟子看到这一幕,都感到诧异:“师傅,您的像,是弟子们敬拜用的,为何您亲自敬拜?”释迦牟尼轻轻一笑,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好一句:求人不如求己。它不仅是释迦牟尼佛的理念,更是我们防未病、不生病的准则。
把健康寄托给医生是软弱的,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就要懂得该如何去爱护自己,如何更加健康地生活。健康重在管理,人体自有大药,求医不如求己 。一个有知识的现代人,应该打破知识界限,把医学当成自己也能学习的一门学问,花点时间和精力学习养生保健知识,将身体和疾病的管理权交给自己,懂得如何去管理自己的健康,这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是很有帮助的。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医生,因为医生需要专业的训练,但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宰。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在生活中时刻留心,你就能做到。
花开花落,几度春秋。逝者如斯,惟生命巍峨。追溯远远近近的每一段历史,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将一种草发展成千年的文化,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用炽热的情怀来对待一种草;世界上更没有哪种植物能够造福于众生,数度救民于疾苦;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草能称为“百草之王”,那它就只能是“艾草”。我国至今还留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民间谚语。然而什么是灸法,何言其博大精深,在历经磨难之后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而不倒,却非只言片语或一两篇文章所能阐释清楚的。作为热爱艾灸文化的人,作为泥灸发明人,我所做的事情,就是为泥灸养生法寻找一个恰切的诠释,高效、独特、创新、全球化,体现科学精神,实现人文关怀,从而促进继承与弘扬灸文化,推动灸法的创新与发展。这里我可以不打诳语的告诉同修者,泥灸真的是一种养生保健疗疾的好方法,符合自然、绿色、低碳、健康的理念,让高品质的生活从泥灸开始吧!
灸语:当今时代,健康已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运用的主语。人们之所以倾情锐意地关注健康,完全是源于人类自身谋求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本质需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人们对健康又是怎样认知和评价的?古往今来,人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健康作出了多姿多彩的诠释:健康是福,健康是金,健康是生命,健康是做人的责任,健康是人对自已和社会的义务,健康是社会的宝贵财冨,健康是一种产业,健康也是生产力 …… 人是推动社会文明的主导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把实现人的现代化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关心精英阶层的健康状况,关乎平民群体的健康诉求,关爱精英人士的社会阶值,关注当代人生的思想情怀;让人们从中彻悟人生的真谛,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激昂……
善良的人们必须明白:尽管一个人才华盖世,但失去健康是个零,若一个人富能敌国,但失去健康也是零;所以要改变荷包鼓了,心灵却饥渴了,健康也失去了的这种状况,就必须依靠传统文化的回归,自然的回归,回归于养生大道。
健康才完美,勿庸置疑。但我们更推崇“健康是每一个人对自已、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念,因为我们已经把它启迪并且点燃了。我们期待并坚信,这种健康理念所焕发的思想光芒,一定会照亮人类现实和未来的生命时空。
追求健康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我是一名医生不仅有治病救人和维护健康的责任,也有传播健康知识的义务。泥灸的诞生就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就是想通过自己的研究摸索,把古老的“灸法”创新一下,让灸法人人居家活用,人人易于操作,人人都能享受“泥灸”养生带来的好处,逐步消除病痛带给人们的种种不适,消弭疾病带来的恐惧,通过日常和家人亲友自助互助泥灸,重拾健康与自信;重获亲友间的和睦融洽,真正让普通百姓体会到“泥灸”带来的乐趣和益处。
《一通泥灸养生十八讲》是方便法门,是抛砖引玉,是多年来研究摸索泥灸理论与实践的一次总结,是一次分享,是一本让我们身体和心灵双重受益的书。翻开本书的任何一页,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由此看出,此书是学习“泥灸”养生的一把钥匙,可以帮助广大读者轻松、快捷地学到实用有效的泥灸养生知识,并熟练掌握《一通泥灸养生十八讲》中的秘诀,给生命注入全新的活力,实现“防未病、不生病”健康长寿的愿望。